# 取保候审期间如何保障合法权益及注意事项详解
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,它允许犯罪嫌疑人在不羁押的情况下等待审判。对于被取保候审的人来说,了解如何在这一特殊时期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。本文将详细介绍取保候审期间的权利保障措施和需要注意的事项。
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,公安机关、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,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、起诉和审判,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。它不是一种刑罚,而是为了保证诉讼顺利进行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。
1. 人身自由权:取保候审期间,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原则上享有相对的人身自由,可以正常工作、生活,但必须遵守相关规定。
2. 辩护权:有权委托律师为自己辩护,律师可以会见、通信,查阅案卷材料,收集证据等。
3. 申诉控告权:对司法机关的违法行为有权提出申诉或控告。
4. 知情权:有权了解自己被指控的罪名和案件进展情况。
5. 财产权:除涉案财物外,其他合法财产不受侵犯。
1. 及时聘请专业律师
取保候审期间,聘请一位经验丰富的刑事辩护律师是最重要的自我保护措施。律师可以帮助你:
- 了解案件性质和可能的后果
- 指导如何应对司法机关的询问
- 收集对你有利的证据
- 代表你与办案机关沟通
- 在必要时提出申诉或控告
2. 严格遵守取保候审规定
取保候审期间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,否则可能被撤销取保候审并收押:
- 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、县
- 住址、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变更时,应在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
- 在传讯时及时到案
- 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
- 不得毁灭、伪造证据或串供
3. 妥善保管相关法律文书
取保候审决定书、保证金收据等重要法律文书应妥善保管,这些文件是证明你处于取保候审状态的重要凭证。
4. 注意言行举止
取保候审期间应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:
- 避免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与案件相关的内容
- 不要与案件相关人员有不必要的接触
- 保持低调,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
1. 关于保证金
如果采取的是保证金方式取保候审,应注意:
- 保证金数额由决定机关根据案件情况确定
- 保证金应当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
- 取保候审结束时,如无违反规定情形,保证金应全额退还
2. 关于保证人
如果采取的是保证人方式取保候审,保证人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履行监督义务。保证人应:
- 监督被保证人遵守取保候审规定
- 发现被保证人可能或已经违反规定时及时报告
3. 关于案件进展
取保候审期间应密切关注案件进展:
- 了解案件是否已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
- 是否收到起诉书
- 法院是否已受理案件
- 开庭时间等
4. 关于证据收集
在律师指导下,可以积极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,但必须注意:
- 取证方式必须合法
- 不得伪造、变造证据
- 不得威胁、引诱证人作伪证
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。取保候审结束的情形包括:
1. 案件撤销
2. 不起诉决定
3. 判决生效
4.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
5. 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
取保候审结束时,执行机关应出具解除取保候审通知书,并及时退还保证金。
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,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救济:
1. 向办案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诉
2. 向人民检察院控告
3. 通过律师提出法律意见
4. 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
取保候审是一把双刃剑,它既给予犯罪嫌疑人相对自由,也要求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。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,才能在这一特殊时期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为案件的最终处理创造有利条件。
以上就是《取保候审期间如何保障合法权益及注意事项详解》的全部内容,如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找取保候审咨询,欢迎拨打法律咨询热线4006-158-168,法议网专业律师竭诚为您服务!
当您或身边亲友遭遇刑事案件困扰,面对复杂的法律程序、严谨的证据链条感到手足无措时,找对专业的律师至关重要。晏华明主任律师拥有13年刑事实战经验,这13年里,他深耕刑事领域,从案件初期的会见当事人、分析案情,到庭审中的精准辩护、维护权益,每一个环节都积累了丰富的实战技巧和应对策略。无论是常见的盗窃、故意伤害案件,还是复杂的经济犯罪、职务犯罪等,他都能凭借对刑法条文的深刻理解和大量成功案例的经验,为您制定针对性的辩护方案,最大程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遇到刑事案件,选择晏华明律师团队就对了。晏律师助理微信号13699777520
延伸阅读
工伤赔偿专业律师在线解答 工伤认定与索赔流程全解析 免费咨询劳动法律师
缓刑期间如何遵守规定并顺利回归社会?缓刑人员必看指南
入职一个月未签劳动合同?员工权益保障指南与法律风险解析